余生皆假期

读书、看电影、育儿分享。也写些金庸同人。

今天在美琪大戏院看了小津的《东京物语》。

几次泪目,都是看原节子的时候。因为她的表演太有感染力了吧。

当然两位老人家都是很好的,像极了我们生活中典型的慈爱又包容的老父母。

这对乡下的老父母心心念念的东京之行,是极度令他们失望的。

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孩子,远远没有想象中混得那么好。也远远称不上孝顺。

小时候活泼可爱又温柔的样子,变成了长大之后的冷漠世故。

父母好不容易远道而来,一点都没有真心地接纳和欢迎,而是各种嫌麻烦,能打发就打发。

老父母心里不是滋味,但口头上没有抱怨孩子一句。他们自我安慰:孩子总不能朝着家长的欲望长大,养育孩子要放下心中的欲望。

“我们已经很幸福啦!”这对老夫妻不止一次和对方感叹,“比较起来,有些孩子还平白无故地把家长杀了。”

听到这样的话,整个电影院的观众都有些绝倒,发出苦涩的笑声。

当家长的,要感谢孩子的不杀之恩吗?

要说这些子女毫无感情吧,也不是。

影片中的小儿子因为母亲死了,也伤心了一下,哭道:子欲养而亲不待。但丧礼过后,就立马又奔赴自己的工作去了,毫不顾念丧偶的老父亲。

那个大女儿更绝,母亲死了,他立马对着大伙儿说:死的要是父亲就好了。

唉,也是叫人无语。

感觉导演小津面对这一切,是无奈的。他没有去着力批判,仿佛通过电影在说:这就是无力改变的人生现实。

似乎人都是自私的。但面对生命,我们还是可以更有人情味一些。

来上海电影节第三天,今天还看了意大利政治电影《大牌明星》,看电影的时候极度怀疑自己的智商,因为实在看不懂。翻了翻评论,看见许多人也没看懂,我心里才好受些。

晚上看了部纪录片《火线之下》,讲战地记者的。就和昨天看《辛德勒名单》一样,也是觉得一样虐。当妈妈后,特别看不得小孩子们受苦受难。

评论

热度(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