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生皆假期

读书、看电影、育儿分享。也写些金庸同人。

从一位女星自杀,看到整个韩国社会的绝望感

昨天被雪莉自杀的新闻刷屏,看了看,也跟着说几句。

这个标题好像有点类似昨天那句大家都在说的话:雪崩之下,每一片雪花都不是无辜的。这句话挺火,迅速成为网络流行语,今天打开新浪热搜,就看到同类造句来了:我没有男友,#每一个男人都不是无辜的#。

这也颇有点凄凉,一位花季女明星的死去,人们那么快就从震惊、惋惜和悲凉中走出来,将之转化成戏谑调侃,进而引发另一轮网络的狂欢。

当然,“雪崩”这句话也是容易成为靶子,它看似正襟危坐占据道德高地还有文采,但在雪莉这件事里,这种评价却并不中肯。

它把雪莉的死因归结为网络暴力,指向每一位对她谩骂、吐口水的人,甚至还有剩下的全世界的冷漠看客。

我之前不怎么知道雪莉,昨天看了关于她的新闻,觉得把她的死因归结于这一点真的很言不及义。甚至是不是像有人说的,有某种阴谋论的嫌疑,是某些人在故意转移重点,也说不好。

我的印象,第一当然她很美,“人间水蜜桃”的称号,所言不虚。甚至她如今死了,她的美也是那些新闻里最吸睛的元素之一,让她被又一轮消费。

第二,这是一位有严重自毁倾向的女明星。

很多人翻出了她生前在社交媒体发的一些信息,说这些是她当时向人们发出的求救信号,遗憾怎么没引起大家注意。

但我觉得,一个如此严重自毁倾向的人,还要求不相干的吃瓜群众去搭救,已经是天方夜谭。

雪莉从小就崭露头角,看似被大家捧在掌心的小公主,但这种自毁倾向也很早就展现出来了。

对公众媒体的不配合,拍一些奇奇怪怪不知所谓的照片,和虐童摄影师一起等等,都昭示着她早就出现了某种精神问题。

今天看到BBC新闻,说“她是决定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的偶像之一,但在一个保守的社会却格格不入”。

但BBC也不中肯,她并不是一个“特立独行的偶像”,像麦当娜之类的明星一样,想通过自己特立独行、甚至惊世骇俗的行为挑战世俗的既定观念,来达成某种先锋的意义,从而建构自己的时尚icon地位。

雪莉所谓的不穿内衣,真空上阵什么的,还有和大叔谈恋爱,发那些性隐喻的、让人充满不适感的影像,却让我绝对看不出这是对自身形象的定位和特意经营。

她的“放飞自我”,除了招徕一些无耻的窥探、对她的攻击,对一个女明星的形象没有任何正面意义。

她的这种行为不仅“在一个保守的社会格格不入”,放到哪里,看起来都是对她自己有害无益的脑子抽风。

抑郁症是很明显的,她那段对着镜头好几分钟无助又绝望的表情,仿佛连哭都哭不出来的样子,真的让人觉得,她已濒临绝境。死,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
就像网友说的,作为猎物她本身就已奄奄一息,而不怪我们这种无济于事的雪花,和不相关人无意走过带起的那阵冷风关系不大。

但她又是谁的猎物?她的死因又能归结为“抑郁症”吗?“抑郁症”本身又是怎么引起的?

这一点上,我相信人们提到的,关于她是另一个张紫妍的联想。

一个美丽的花季少女的自毁倾向,可能来自于她一次又一次地遇人不淑,来自于爱情的受挫,男人们对她无情的玩弄和伤害。

但从雪莉过激的表现来看,这还远远不够。她没有像张紫妍那样,把很多事情明白说出来,但她所表达的,实在也已经不少。

我们知道,明星形象,是娱乐工业建构出来的。明星的魅力,是通过摄影机等技术手段,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等,共同强化打造出来的。

它通常面向观众,面向的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。但通过这一个个的死亡事件,一个个的呼号,韩国的娱乐工业体制却不免让人质疑:它究竟也在为谁打造明星?明星们实现着什么样的权力和利益输送?

对于雪莉的死,也有人评论说,我们要自救,而不要指望别人来救。

自救?在一个那么强大的体制面前,如果设身处地,换了我不行,换了你,恐怕也不行。

看雪莉生前发的照片视频,还有她自己画的那些画,我觉得这个女孩子好可怜。

作为一个美丽性感的女明星,她究竟遭受了多少侮辱和损害?

我觉得她的自毁,是她所能做的,面向这个世界的唯一一点反抗。

很多事情细思极恐。

从一个女孩子背后,让人看到的却是整个韩国社会权力体制的腐朽和堕落。

甘地曾说,我们的地球,能满足人的需求,却绝对不能满足人的欲望。

那种穷奢极欲背后,是人的末路。


评论(11)

热度(44)